胡采蘋:簽貨貿換安全感 這是一種病
2015年12月10日00:01
上週在廣東走訪,遇到一些進口商人,問起生意如何,大家說,現在不做日韓貨,都做歐美了,「中韓FTA還沒簽,韓貨就血流成河,不碰了。」
原來韓國廠商預期FTA是大利好,大幅加碼投資中國市場,結果韓廠之間競爭激烈,韓貨價格殺到見血,出貨量大但沒有利潤,不知還要燒錢多久才能殺出品牌血路,中國進口商因而紛紛退出走避。
這跟台灣財經雜誌回報的情形類似,某台灣面膜品牌過去備貨多少就賣出多少,今年雙11購物節卻受到韓貨衝擊,營業額下滑近兩成。
很有趣,FTA帶來的第一個畫面並不如想像中美妙。做商業本來就是一連串動態因素的組合,從進貨、行銷、通路、競爭對手、宏觀經濟,每一個環節都有許多變數,貨貿的關稅減免及通關流程只是一小部分。當大家都相信FTA會帶來價格優勢時,對市場的過度樂觀情緒,反而形成了過度競爭的格局。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兩種貨貿迷思,第一是認為簽了貨貿就能刺激台灣經濟,這種想法忽略了做生意成功是各方面因素的組合,各種因素加加減減綜合的結果。單一利好因素可以瞬間變利空,現在韓商正在零售市場上遭遇這個格局。
第二個迷思是,台商會因為中韓FTA而落後韓商。事實上韓商在尚未簽訂FTA的這兩年已經進入中國、對台商造成威脅,但是FTA還沒簽、關稅還沒減免,這幾個百分點的價格優勢還沒出現,韓商卻一樣能造成威脅。因為韓商是新進者,必須找尋市場突破口,對新式的行銷手法有更深入理解,這就是之前提過的,做一盤生意是各種因素的組合,單一利好通常不是成功的原因。
台商或台灣政府為什麼有貨貿迷思?這是因為台灣社會已經形成資本壟斷格局,台灣商人做生意過於仰賴通路、關係,以及既有法令的保護。HTC兵敗中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過份倚賴電信運營商,用傳統稱霸通路的方式進行銷售;當小米手機以草根式的粉絲經濟路線,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中拔地而起,對HTC就帶來了根本性的傷害(事實上社交媒體的躁動與多變,使中國市場幾乎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小米今年很快敗下陣來,華為手機奪得中國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
旺旺集團也是如此,大老闆蔡衍明可以直接出入國台辦,但旺旺一樣過份倚賴既有通路和所謂關係。當中國的社交媒體正顛覆傳統的購買通路,點擊微信、app就能看到各種國外最新零食、並連接上支付寶付款購買時,旺旺就被排出新式通路了。第三季財報旺旺淨利下滑10%,傳出裁員三分之一消息,未來一年內會惡化得更快。
中國市場和台灣非常不同,因為壟斷格局還沒形成,新型態商業只要不衝擊舊利益集團,政府一時之間不知如何監管,官員甚至可能在創業公司有股份,導致新型態商業奇異的反而有很大自由,除非出了問題政府才會介入(但只要出事都是大事,例如七月股災,就是因為中國政府未能及時控制場外電子配資平台)。
不像台灣,銀行為了霸佔金流通路、金管會傾向銀行,很長時間都不通過第三方支付;新興眾籌網站不過募集了刊登學運廣告的資金,就被政治獻金法刁難;嚴厲的版權法規讓視頻網站、電子閱讀平台變得毫無可能。這種傾向既有財團的資本結構、法律系統,導致商界普遍相信服貿、貨貿是特殊優惠,這是一種舊式壟斷經濟的信仰。很不幸,在一個資本壟斷尚未形成的新興經濟體中,這一套現在還行不通(當然也有越來越多壟斷特徵正在出現,上週五騰訊集團的微信才全面封殺了Uber中國的所有微信公眾號)。
台灣商界很喜歡用「反商」帽子冠在台灣社會頭上,然而台灣商人的身上,並沒有讓民眾看到那種熱愛生意、熱愛鑽研、正面迎敵的商業活力(我覺得王如玄律師熱愛鑽營的精神都遠遠超過一個正牌商人),反而充滿壟斷習氣。這樣的商人,當然不會讓這個社會感到榮耀,貿易協定在台灣受到的爭議,並非師出無名。
原來韓國廠商預期FTA是大利好,大幅加碼投資中國市場,結果韓廠之間競爭激烈,韓貨價格殺到見血,出貨量大但沒有利潤,不知還要燒錢多久才能殺出品牌血路,中國進口商因而紛紛退出走避。
這跟台灣財經雜誌回報的情形類似,某台灣面膜品牌過去備貨多少就賣出多少,今年雙11購物節卻受到韓貨衝擊,營業額下滑近兩成。
很有趣,FTA帶來的第一個畫面並不如想像中美妙。做商業本來就是一連串動態因素的組合,從進貨、行銷、通路、競爭對手、宏觀經濟,每一個環節都有許多變數,貨貿的關稅減免及通關流程只是一小部分。當大家都相信FTA會帶來價格優勢時,對市場的過度樂觀情緒,反而形成了過度競爭的格局。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兩種貨貿迷思,第一是認為簽了貨貿就能刺激台灣經濟,這種想法忽略了做生意成功是各方面因素的組合,各種因素加加減減綜合的結果。單一利好因素可以瞬間變利空,現在韓商正在零售市場上遭遇這個格局。
第二個迷思是,台商會因為中韓FTA而落後韓商。事實上韓商在尚未簽訂FTA的這兩年已經進入中國、對台商造成威脅,但是FTA還沒簽、關稅還沒減免,這幾個百分點的價格優勢還沒出現,韓商卻一樣能造成威脅。因為韓商是新進者,必須找尋市場突破口,對新式的行銷手法有更深入理解,這就是之前提過的,做一盤生意是各種因素的組合,單一利好通常不是成功的原因。
台商或台灣政府為什麼有貨貿迷思?這是因為台灣社會已經形成資本壟斷格局,台灣商人做生意過於仰賴通路、關係,以及既有法令的保護。HTC兵敗中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過份倚賴電信運營商,用傳統稱霸通路的方式進行銷售;當小米手機以草根式的粉絲經濟路線,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中拔地而起,對HTC就帶來了根本性的傷害(事實上社交媒體的躁動與多變,使中國市場幾乎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小米今年很快敗下陣來,華為手機奪得中國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
旺旺集團也是如此,大老闆蔡衍明可以直接出入國台辦,但旺旺一樣過份倚賴既有通路和所謂關係。當中國的社交媒體正顛覆傳統的購買通路,點擊微信、app就能看到各種國外最新零食、並連接上支付寶付款購買時,旺旺就被排出新式通路了。第三季財報旺旺淨利下滑10%,傳出裁員三分之一消息,未來一年內會惡化得更快。
中國市場和台灣非常不同,因為壟斷格局還沒形成,新型態商業只要不衝擊舊利益集團,政府一時之間不知如何監管,官員甚至可能在創業公司有股份,導致新型態商業奇異的反而有很大自由,除非出了問題政府才會介入(但只要出事都是大事,例如七月股災,就是因為中國政府未能及時控制場外電子配資平台)。
不像台灣,銀行為了霸佔金流通路、金管會傾向銀行,很長時間都不通過第三方支付;新興眾籌網站不過募集了刊登學運廣告的資金,就被政治獻金法刁難;嚴厲的版權法規讓視頻網站、電子閱讀平台變得毫無可能。這種傾向既有財團的資本結構、法律系統,導致商界普遍相信服貿、貨貿是特殊優惠,這是一種舊式壟斷經濟的信仰。很不幸,在一個資本壟斷尚未形成的新興經濟體中,這一套現在還行不通(當然也有越來越多壟斷特徵正在出現,上週五騰訊集團的微信才全面封殺了Uber中國的所有微信公眾號)。
台灣商界很喜歡用「反商」帽子冠在台灣社會頭上,然而台灣商人的身上,並沒有讓民眾看到那種熱愛生意、熱愛鑽研、正面迎敵的商業活力(我覺得王如玄律師熱愛鑽營的精神都遠遠超過一個正牌商人),反而充滿壟斷習氣。這樣的商人,當然不會讓這個社會感到榮耀,貿易協定在台灣受到的爭議,並非師出無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