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不分藍綠,意指為何?(1 of 2) 台灣輿論中的族群議題光譜




(Ajin 開口)

誠如說:在系統內看不見系統。所以有時跳出漩渦,從周遭看漩渦,或許可以看清楚。

所謂不分藍綠 = 不分統獨?=不分族群?雖然甭論誰是族群切割的始作俑者,但高舉族群切割,對誰最有利?對誰最不利?能切得乾淨嗎?而這種切割所帶給的利基,是否會轉換或變更?

底下這篇是兩篇中的第一篇: 由中國學者所寫有關台灣族群與媒體輿輪的分析。貼在這,讓大夥兒去評論,到底從對岸來看,看得清楚嗎?









20150909 06:28 AM

台灣輿論中的族群議題光譜

廈門大學兩岸關系協創中心研究員、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鄒振東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族群議題是台灣輿論場最撕裂人心的議題,也是最深遠影響台灣政治社會的議題。台灣的族群議題包含著三種表面貌似相同、其實本質各異的議題,它們是“省籍議題”、“中國意識/台灣意識議題”(以下簡稱“中台議題”)和“統獨議題”。70年來,這三大議題不斷出現、不斷積累、不斷變異,共同構成台灣輿論議題的三大主軸。這些議題彼此重疊、相互轉換、互為表裡,演繹著台灣錯綜復雜的輿論大戲。它們好像台灣輿論場的一張臉,過去人們統一用“五官”來稱呼它們,但認真細分就會發現,它們還有耳朵、鼻子、眼睛等的區別,它們功能不同、結構相異,但又管道相連,感覺相通。

一直以來,海峽兩岸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沒有對台灣族群議題的“光譜”進行系統地比較分析,大家習慣把“省籍議題”、“中台議題”和“統獨議題”籠統地視為同一類族群議題,沒有具體地分析其間的差別及關聯。台灣輿論的操盤手,有意無意地在三組議題中玩“穿越”,變換著不同的臉,他們當然不希望把自己的輿論武器輕易示人。而輿論的研究者,如果僅僅停留在對族群議題的批判,卻不能追蹤和揭示族群議題的路徑轉換,那麼,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台灣大多數人都認識到族群議題的危害,族群議題仍然可以大行其道?為什麼人們都清楚族群議題是在輿論操弄,但一具體到輿論實踐,大家還是會被輿論操縱者牽著鼻子走?

對事物的種類進行區別界定,是對事物深入認識的前提。將台灣族群議題的光譜條分縷析,不是為分類而分類,而是為了更有效地追蹤台灣輿論戰的光標移動,還原歷史變遷的輿論現場。

“省籍議題”、“中台議題”以及“統獨議題”到底有什麼區別?

三大議題對應的關系不同,“省籍議題”對應的關系是台灣內部的族群關系,“中台議題”對應的關系是台灣與中國的關系;而“統獨議題”對應的關系是台灣與大陸的關系。有人會問,“中台議題”不就是“統獨議題”嗎?我的回答是:“中台議題”可以轉化為“統獨議題”,但“中台議題”本身不是“統獨議題”。你只要想清楚“大陸”和“中國”概念上的不同,你就能夠明白“中台議題”和“統獨議題”的區別。

以上三組關系是跟台灣相關的最重要的三組關系,它們構成了台灣基本的內外環境。沿著這三組關系,產生著一系列的議題,並分屬不同的輿論議題譜系。台灣內部族群關系的議題有:“省籍議題”、原住民議題、客家人議題、外籍新娘議題。台灣與中國關系的議題涵蓋一切台灣與中國有關的議題,比如屬於身份認同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議題”,屬於文化認同的“‘去中國化’/‘反去中國化’議題”,屬於情感認同的“愛台灣/賣台灣的議題”,屬於價值認同的“台灣優先議題”。而“大陸與台灣的關系的議題”則包括一切兩岸關系的議題,比如屬於兩岸政治關系議題的“統獨議題”,屬於兩岸經貿關系的“三通議題”,以及屬於兩岸交流的“大熊貓來台議題”。

三大議題所針對的族群也有不同。“省籍議題”針對的是具有人口學意義的“本省人”與“外省人”,“台灣意識/中國意識議題”針對的是對“台灣/中國”認同有分歧的族群,“統獨議題”針對“統獨傾向”有差異的族群,這三組族群雖然相互關聯,高度交叉卻並不完全重疊。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本省人,可能認同中國文化,但並不支持統一;一個外省人可能贊同台灣優先,卻反對台獨。

這三大議題的輿論特點也不同。無論是禁忌的程度,還是能量的當量、暈環的效應、地位的等級、適應的環境、接受的廣度、影響的深度、表現的形式以及轉換的機制都各不相同。以輿論的能量為例,在台灣挑起省籍議題(“外省人欺負本省人”)、制造台灣中國認同議題(“中國豬滾回去”)和拋出統獨議題(“一邊一國”),其產生的輿論當量是有天壤之別的。馬英九可以較少顧忌地談論“中台議題”,比如說他可以大方說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但如果他一旦越界進入“統獨議題”,無論是“終極統一說”還是“台獨選項廣告”,都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

最重要的是,三大議題在台灣不同的歷史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發揮著不同的功能。

威權時代,省籍議題被嚴厲禁止,台獨輿論更是面臨刑責,台灣輿論場的口子撕開,是從“中台議題”開始突破的。當國民黨放棄把台灣作為復興基地,蔣經國說出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時,台灣輿論場的中國符號已經逐漸讓位給台灣符號,有關中國優先還是台灣優先的爭論,讓省籍議題和台獨議題有了借“中台議題”之殼上市的土壤。以台灣鄉土文學的大討論為例,表面上看是中台議題在唱主角,但仔細分析,省籍議題、台獨議題都潛伏其中。讓國民黨的輿論管制難以下手。

台灣的政治轉型,撕開口子的是中台議題,但提供決堤力量的卻是省籍議題。三大議題中,唯有省籍議題蘊含著著巨大的情感張力,那就是悲情的力量。它是摧毀國民黨最有效的情感武器。

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萬人空巷,反映出悲情在當時的台灣有著普遍的共鳴。李登輝打響瓦解國民黨的第一槍,就是靠著悲情的省籍議題,他在與司馬遼太郎的訪談中,悲嘆什麼時候才有台灣人的出頭天,這裡的台灣人,就是所謂的被外省人欺負的本省人。如果說,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在省籍議題上還有所顧忌,猶抱琵琶半遮面,那麼民進黨對省籍議題則毫無後顧之憂。無所不用其極。三大議題中,中台議題不溫不火,統獨議題難成共識,省籍議題就是李登輝和民進黨滅了國民黨的最佳輿論武器。

台灣輿論場吊詭的是,到了民進黨執政,省籍議題仍然繼續興風作浪,執政的民進黨居然還能夠打悲情牌,而在野國民黨卻成為被控訴的對像,一切都表明,悲情的余溫仍在,悲情的消費還有價值。但省籍議題越到後來,越沒有效果。它很像台風的形成與發展:由於氣候的不平衡,台風在海洋中形成,不斷吸收洋面上的水汽,聚集能量,一旦登陸後在陸地上造成巨大的破壞力。但台風在陸地上破壞最大的時候,它離衰弱也就不遠了。肆虐的台風一經登陸,它在陸地上就無法繼續吸收水汽,當它把在洋面上積聚的能量傾瀉在陸地上時,由於沒有後續的能量補充,台風就會在破壞中消耗,在消耗中衰竭。

“省籍議題”也是如此。它在歷史與現實中積聚“悲情”,就像台風在洋面上吸收水汽與能量一樣,一旦禁忌打開,它就挾輿論的風暴震撼台灣社會。但隨著“本省人”執政與“出頭天”的到來,歷史上造成“本省人”悲情情結的社會條件已不復存在,再制造如“2·28事件”那樣所謂“外省人”欺負“本省人”的流血暴力事件已不太可能。“省籍議題”就如同台風登上了陸地,雖然它還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的凶猛,甚至破壞性還會加強,但它畢竟不再有新的能量補充進來,這使得支持“省籍議題”能量的越來越不是現實的“水汽”,而是輿論操縱者的“口水”。“口水”雖毒,而且眾口也能鑠金,但和台風的水汽畢竟不能同日而語。隨著“省籍議題”想像的衝突與現實的衝突悖離得越來越遠,總有一天維系想像與現實的聯結點就會斷裂,“省籍議題”就從歷史的悲劇到想像的悲劇最後變成現實荒謬的喜劇。

當省籍議題被過度消費,算下來能夠提供巨大能量的就是統獨議題了。人們發現,隔不久台灣就會出現一些統獨議題的輿論風波,那就是因為輿論需要能源供應了。但統獨議題作為輿論的武器,屬於核武器,它可以用,但必須慎用,只能少用,卻不得不用。

生命力最持久、出鏡率最高的族群議題非中台議題莫屬。它最安全,最兼容,最隱蔽,省籍議題和統獨議題都可以附麗其上,並能夠隨時轉換。統的人不敢說不愛台灣,獨的人更要說愛台灣;外省人不再抱反攻大陸的幻想,情系台灣,而台灣本就是本省人的家鄉。但馬英九言語中的台灣,是有著中華民國符號的台灣,而陳水扁心目中的台灣卻是想撕掉中華民國標簽的台灣。愛台灣,成為台灣民意最大的公約數,成為台灣輿論場最高的制高點。中台議題則理所當然成為台灣最活躍的族群議題(有關台灣輿論海拔和制高點的內容,我們再另外詳細討論)。

最後要說明的是,台灣的族群議題實際上是一個假議題。到過台灣的人都會發現,在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是分不出什麼族群的。隨著外省人和本省人通婚,台灣的後代很難用本省外省區分,特別是第一代外省人的慢慢離開人世,今天的台灣人主體,都出生在台灣。用省籍衝突來挑起族群矛盾,失去了現實基礎。但輿論需要敵人!為什麼一到選舉,就會出現中台議題、統獨議題,就是因為一些人需要中國符號和大陸符號作為敵人。有意思的是,13億大陸人作為敵人,反對來反對去,他們卻不能在台灣投票,所以,他們只不過是假想敵,之所以需要這樣的假想敵,目的是要在台灣內部,塑造一個中共的同路人,制造一個賣台灣集團,這些會分走他們選票的人,才是他們的敵人。

歸根結底,所有的族群議題,就是為了選票。而選擇什麼議題,轉換什麼議題,藏掖什麼議題,不僅有著現實的需要,更關乎輿論戰的技巧。沒有火眼金睛,就會被輿論的障眼法蒙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