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3日 06:44 AM
中日韓教科書中的歷史:馬關條約
英國《金融時報》 米強 羅賓•哈丁 西蒙•芒迪 報道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二戰投降7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到來之前,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了中國、日本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參觀了三國的國家紀念館。英國《金融時報》還邀請知名學者審閱教科書的譯本,並發表看法。許多人或許會驚訝,考慮到該地區對歷史,特別是對日本戰時歷史的激烈爭論,這三國教科書對事實的歪曲並不像許多人預想的那樣嚴重。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漢學家拉納•米特(Rana Mitter)說:“有大量的東西都摻雜了情緒,而且有些敘述存在歪曲成分。但總體而言,這些敘述超出歷史學家所認為的合理範圍的程度比我預想的要低。”以日本教科書為例,書中承認南京大屠殺,以及日本皇軍使用性奴隸(即“慰安婦”)。此外,中國教科書中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描述,遠遠超過這一話題在公共言論和公開展覽中被容許的程度。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17日
《馬關條約》(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結束了1894年至1895年的第一次中日戰爭(即甲午中日戰爭,譯者注),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明治政府打敗了中國清政府。該條約迫使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島從此歸日本統治,直到二戰結束。條約還要求清政府賠款2億兩白銀(約等於現在的37億美元),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2.5倍。
中國中國教科書簡略介紹了這場戰爭的起因。這場戰爭爆發於“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出兵”幫助鎮壓農民起義之後。當時的朝鮮實際上是中國的附屬國。
在指出日本“乘機派大軍入侵朝鮮”後,中國教科書又強調日本艦隊擊敗了清朝海軍,包括在中國山東省威海衛摧毀整個北洋艦隊。
中國歷史教科書往往把歷史寫成英雄與壞人的故事。例如在描述1894-95年戰爭期間的那些事件時,中國教科書將清朝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刻畫為英雄,他在與四艘敵艦交戰後與全體船員共同犧牲。但教科書對另一位清軍將領李鴻章則持批評態度,因為他命令中國艦隊躲入威海衛港內,不許巡海迎敵。
中國教科書還認為《馬關條約》“刺激了”其他外國侵略者——主要是歐洲列強——“瓜分中國”,而事實上這一過程可以追溯到1839年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
對於中國來說,《馬關條約》還是20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啟動的跳板。
日本日本教科書將明治政府向朝鮮派軍描述成是對清朝派軍的適當回應,並指出兩國都“尋求將朝鮮半島作為一個海外市場”。
日本教科書還強調了一個後續發展,這一點在中國教科書中沒有提及。《馬關條約》規定,除了台灣以外,中國的遼東半島也要割讓給明治政府。然而由於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三國干涉”,後一項戰利品又還給了清朝,因為這三國尋求“擴大自己的在華權益”。俄羅斯勢力對日本利益構成的威脅尤其大,“朝鮮的皇後不滿日本干預,開始與俄羅斯親近”。
日本教科書的言下之意,是歐洲國家不斷謀求阻止日本加入老牌殖民列強的行列,因為日本只是一個遵從了西方規則的亞洲國家。關於二戰爆發前那幾十年歷史,這種觀點在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日本教科書中相當流行。
韓國 韓國教科書將本國描述成一個被夾在兩個交戰大國之間的無辜旁觀者,而且特別容易受到中日力量平衡變化的傷害。
例如,韓國教科書指出,《馬關條約》強迫清政府承認當時的朝鮮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教科書中寫道:
“第一次中日戰爭瓦解了東亞當時以中國為中心的國家間秩序,並加速了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導致清朝淪為半殖民地”。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日本問題專家戴維•威廉斯(David Williams)認為,中國教科書對清朝海軍孱弱的強調,加強了現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海軍的必要性。
威廉斯教授說:“中國的課本對海軍相關史實的極力強調令人吃驚。他們覺得自己缺乏海軍傳統,而他們又需要這樣一個傳統。因此他們抓住了自己需要的東西加以利用。”
譯者/何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