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n 開口)
這議題引起興趣了,因為這是要把矛與盾結合在一起的研究,讓矛盾不再互相衝突。荒唐乎?
俺也這麼認為!
個體經濟學的主要精髓是利潤的最大化。過去高喊經濟發展,結果帶來了兩個最主要的成果,「量多」與「速快」。不但在開發自然資源加快,運輸,生產線,公路,管道
- - - 一切都以越快越好,越多越好。生產越快,消費越快 ; 生產越多,消費越多。兩者相互交乘,利潤就成幾何級數倍增。
雖然這個結果讓絕對貧窮迅速降低
(生活水平提高),但卻也加速了分配不均的相對貧窮。富人更富,因為利潤的獲取速度也更快了。科技促進自然農產品單位面積的產量升高,然而,種植面積卻大幅被都市化,或工業化了。綜合這些效應,大環境的汙染加快,範圍更廣,室溫效應越嚴重。
好了,現在說,要把這樣的經濟學也包括大環境的考量,那該如何建立模型?環境成本?社會成本這些如何融入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原理?道德勸說又如何有效地變成可計數量化的模型理論?看看下面報導咩!
環境經濟學
理想主義加經濟學:戰勝氣候危機的希望
羅伯特·J·席勒 2015年05月03日
理想主義和經濟理論一個有趣應用的結合可能完成國際會議都沒有解決的、看似棘手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儘管周期性地出現零星樂觀進展,但外交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令人失望。例如,在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里許多國家同意嚴格徵收碳排放稅,卻並沒有取得很大成就。隨後的氣候會議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美國國務卿克里12月在秘魯利馬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總結了外交政策的現狀:「我們仍然在一條導致悲劇的道路上。」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國際努力到現在為止已經失敗在基本的「搭便車問題」上。簡而言之,承擔採取措施保護環境的眼前成本的國家和個人,得到的福利卻只有一小部分。而這些福利是由地球上的全體人民和國家共享的。如此,為什麼不幹脆「搭便車」,讓別人去辛勤工作呢?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減排福利採取了「外部性」的形式,這意味着它們和當地的環境是不相關的,因為這些福利遍布整個世界。我們自己的貢獻往往太小,無法看到或感覺到。
當問題成了一個外部事物的時候,在大多數情況下,要求人們自願去修復它是徒勞的,比如通過拼車或騎單車上班來削減排放量,或者政府制定法律法規。
是的,有些人用強烈的道德指向來採取行動,有些國家也會時不時地這麼做,但大多數國家和人民不會持續地採取措施。反正,這就是該理論講的內容。
但在他們的新書《氣候休克:全球變暖的經濟後果》(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5年)中,保護環境基金會的日爾諾特·瓦格納和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馬丁·L·魏茨曼對這個理論提出了質疑。兩人提出了他們所謂的哥本哈根改變理論,指出,我們應該要求人們主動採取許多個人行動,從小處着手,去拯救氣候。
丹麥政府說,哥本哈根已經促使其一半的居民每天騎單車上下班。這是怎麼發生的呢?半個世紀之前,全市居民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幾乎都有汽車依賴症。但作者指出,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後,許多哥本哈根居民出於道德原則作出個人承諾要騎單車而不是開汽車,即使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方便的。
美國的城市也是如此,但在哥本哈根有更多的社會支持,或者說是社會壓力來參加這個運動。這麼多人騎單車的景象激勵着城市居民,這似乎增加了足夠的道德氛圍去克服搭便車的問題。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部分是因為發現社區常常可以解決搭便車問題。她講的一般是像哥本哈根這樣的自成一體的社區,而不是全球社區的。它關於全球變暖的理想主義並沒有擴散到全球。但她主張用多中心的方法來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在全球的規模而且要在各個規模上採取行動,包括小的社區,也包括整個星球。
有的社群是基於共同利益的,而非地理位置;有些人相信應該做出負有社會責任的投資,他們就構成了這樣的社群。如果合乎道德的投資僅投資在「綠色」的公司上,例如,不包括污染大氣的公司,那麼這樣的措施可能具有相似的積極影響。
當然,有人可能會認為,道德的投資結果會一事無成,而更多的是為非道德的投資者創造機會:只要有錢可以賺,非道德投資者就會很樂意參與。但是,把一個不守規矩的企業列在黑名單上,使它得不到合乎道德的投資,這種做法可以改變社會風氣,就像哥本哈根的單車——增加為抵制世界污染而發起的更廣泛、成功的社會運動的可能性。
然而,世界是一個多元又複雜的地方。為應對全球變暖,僅社會運動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全球範圍內保護環境的具體架構。
1月在波士頓面向美國經濟協會致辭的時候,耶魯大學的威廉·D·諾德豪斯提出了「氣候俱樂部」設想。這是個有可能阻止全球變暖的具體方案。諾德豪斯說,氣候俱樂部是指這樣一些國家,它們同意創造激勵措施,鼓勵人們減少碳排放,同時也會對來自俱樂部之外國家的商品進口設置關稅壁壘。
關稅壁壘有助於良性循環:它們為俱樂部成員國獎勵減少碳排放的個人提供了動力。諾德豪斯的分析依賴於俱樂部的經濟理論和他自己的DICE聯合模型,該模型展示了當今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減少碳排放的成本與收益。
氣候俱樂部開始可能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然後其他國家逐漸加入。俱樂部規模可能會隨着時間不斷壯大,而不是像我們看到的《京都議定書》那樣走向崩潰。隨着時間推移,加入俱樂部的優勢顯現,就會有更多國家選擇加入。
純粹形式的俱樂部經濟理論認為,每個國家和個人是完全自利的,他們對幫助別人沒有任何興趣。但實際上,人們並非如此。有一些社群含有對國際社會的責任感。俱樂部可能最終會依靠這種責任感走向成功。
俱樂部創始人必須克服現實障礙和反對意見,這些反對意見來自否認氣候變化的人以及那些不理解這件事情或者不理解其中利害關係的人。如果沒有某種意義上的道德原則感受,誰會去承擔這樣困難和代價巨大的行動?
要解決極具挑戰性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可能要依賴於兩種理論:哥本哈根理論和氣候俱樂部理論。就像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當理想主義創造了一個改變的環境時,好事就會發生。此外,個人和國家能有一個現實的機制,用明確的措施懲罰壞的行為,那也將大有裨益。
自利也未必跟環保衝突,因為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加上對於子孫的關懷,考量到長期的利益,如晚年的環境,那環保其實也是自利的。這跟插隊等公共秩序一樣,短期不利、長期有利。只是怕很多政權與人民只看短期,尤其是無後代去考量者。不過作者對於支那邪惡帝國的無恥程度缺乏了解。只要該帝國繼續如此,戰爭或大蕭條的環保效果應該會比較實在。
回覆刪除哈哈,Egoism 從來沒有包括所謂長期利益的。若能看得見長期,那麼以利他作為出發點,其結果就完全可以到自利的目標,為何利他如此困難?
刪除自利的基礎完全就是以碰觸得到,當下所能撈的為準。明天?啥是明天?中華人不就是經常以 "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來突顯自利的正當性嗎?
自私自利,那是生物本能的天性沒錯。然而,並不是說生物本能,就因此天經地義,不能改進。要不然,廁所如何形成?既然需要群居,那就需要規範與體制,也因此自私自利的生物天性就應該被壓制到最底,且能讓每個各體都達到滿足生活的條件,這就是文明的進步啦。
若經濟純粹就是一直要賺錢,累積財富。試問,沒有廣大消費群,何來廣大市場?當市場呈現消費不起時,還有啥錢賺?那時就是資本家拿石頭砸自腳的時候啦。環境自然資源的運用也完全是同樣道理。然而,這些概念不是利潤最大化的理論所教導的內容,這就是頭疼的問題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