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中國對台政策與台灣選舉的關係




(Ajin 開口)

九合一的結果,除了說是"隱形之手" 的操作之外,沒有任何一方能事先洞悉這樣政治核爆的結果,包括在華府的山姆大帝,以及在北京的華土龍爺。

經過一週,華府與北京都輕描淡寫盡量不碰觸這個政治核爆,都以事關地方選舉,不關台海作為認帳的表示。然而,雙方都心知肚明,這次的91事實上是顯示KMT體制終結的開始。山姆與土龍一向以KMT的執政當做雙方緩衝的代理人。2012白宮對小英的評論就是證明山姆與土龍共同合作支撐馬英九當台灣統治當局的代表。這個潛規矩,如今被台灣選民顛覆了

那麼,此後怎辦?山姆大帝還在摸索,但北京已形成一對兩極策略劇本。其中劇本A就是親北京的FT底下報導 「去選舉化」;另一劇本B,「參與選舉」列於第二篇。

幾年前曾與某軍區大頭頭的家人餐敘。與他原本就是好朋友,也都彼此知道立場但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存改變對方立場的交誼,還是很愉快,樂融融地。從這位朋友得知,CCP從很久以前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在台灣組立一個政黨,直接受制於北京管轄。組立這樣的政黨的目的表示北京比華府更積極地要掌控台灣政局。

華府的態度一向都是任憑台灣政局浮沈,不管,不問,不插手,除了如2012的情形與北京合作之外。但北京已經厭倦這樣受制限的掌控台灣政局。雖然北京一直與台灣政壇上知名人士經常有來往,但對實際可以插手左右台灣政策仍然離開甚遠。

這次的結果,讓北京更猛然體會到:既然選舉是決定台灣掌控權的唯一遊戲,那麼除了直接參與選舉之外,似乎沒有更佳辦法可以掌控台灣政局。也因此北京必須在台灣有一可以代表CCP的政黨存在。

不管是A B案,兩個案是都不衝突,也可交互運用。若這些案將來成真在台灣演出,那麼即使2016 KMT退位,仍然不表示台灣此後的狀況會呈現玫瑰色的亮麗。也因此台派朋友們必須覺悟到一個事實:整個遊戲都是連續不斷的過程,且必須在過程中不斷地勝利!除非外界國際秩序更換帶來領土重組,導致整個東亞局勢大變化,最終目標或許才可能實現。否則,就有如夢鏡。

在此客觀的國際環境下,不必去管他最後階段的訴求,啥XX主義,啥民族自主,啥國族復興,啥偉大神聖領土,啥 - - -,先把周圍的環境,房租,薪水,經濟,食安,公共衛生 ,升學 - - - - 搞得接近世外桃源。能達這樣,自然是保衛台灣不被外來勢力侵入的最大保障,足矣。

公民意識一定可以戰勝某國的國族意識的,此乃自然法也!認同於居住地,比認同於某族群是更務實且真確的。用公民認同取代族群意識,那麼不管A B案,台灣公民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相關閱讀:
9合1後 美開放看待蔡英文 ???
從柯P現象看台灣路線



北京對台政策應去選舉化
臺灣媒體人、汕頭大學訪問教授 楊艾俐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國民黨在此次臺灣地方選舉中慘敗,全台最重要的六都(臺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國民黨丟掉了五都,執政的地方縣市大幅縮小,隨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請辭。有人將其比喻為國民黨自1949年撤出大陸以來最大的潰敗,也有人比喻這是淮海(臺灣稱徐蚌)會戰以來的最大戰敗,甚至還有黨內人士認為,這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以來最大的挫敗。
事前,大部分臺灣人知道國民黨此次會失敗,但是沒想到它敗得如此慘。連民進黨也沒料到自己會有如此大的贏幅。國民黨在六都選舉得票率40%,民進黨46.7%,加上很多投票人以無黨籍自居,包括實則偏綠的臺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在內,民進黨實際贏得六都裏的一半以上選票。
柯文哲以穿著白衣出現,狂吸選票,這位沒有政黨後援、沒有財團背景的所謂素人可以大獲全勝,象徵第三勢力的崛起。但柯文哲這第三勢力傾向民進黨,這種影響力輻射到其他縣市。另外80後出生的年輕選民超過兩百萬人,此次積極參與投票,發揮影響力,尤其體現在網路上。根據研究,這些人70%的政治認知得自於網路上的同儕傳播,他們慣于否定權威,當然也反對馬英九的傾中政策,恐懼中國的競爭,寧願鎖國自保,對國民黨投下反對票。
此次選舉可以作為觀察臺灣的新起點,同時,中國要意識到與臺灣交流時對象的多元。
很多大陸涉台學者表示,經過這次選舉,似乎越來越難瞭解臺灣,臺灣變化太快。其實臺灣變化是常態(因臺灣為小島,容易受國際及大陸影響),而且不是新常態。從1988年解除戒嚴後,臺灣就不停變化,理性及感性交互進行,現實與理想不斷拉鋸,但總體仍然往務實及理性方向走。例如此次選舉後,勝選人不驕恣,承認對方的努力及成就;敗選人風度翩翩恭喜對方,民主風範十足。
臺灣國民歷史背景複雜,有不同利益,集體社會記憶大相徑庭。北京若只與高層打交道,尤其只對國民黨或民進黨高層努力,不足成事。現在大陸應注重臺灣三個群體:
首先是臺灣的年輕群體。臺灣20歲以上(相當與90後)的人有資格投票,此次首投族約有100萬人口。往年他們對政治冷感,但今年他們透過打卡、直播、圖影、社群等方式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參與熱誠。他們支持的新當選的縣議員都是二十六七歲,是今年太陽花學運領導人,學運結束後分別回鄉去競選,未來他們在政壇上大有可為。
而這些族群又恰恰是在李登輝及陳水扁去中國化的教育下長大,對一個中國意識模糊,直覺認為臺灣的高失業(影響的都是他們的父母及兄長),國際空間狹窄,都是中國霸淩所致。
中國可以安排國內80後及90後的群體和他們交往,不必有太多附加條件,也不必求太多近利,只增加彼此的瞭解。今年年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說,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而心靈契合必須從瞭解做起。
第二是臺灣的專業人士。中國可以制定政策,吸引臺灣專業人士加入大陸國企或民企,這些專業人士很多學養具佳,國際化經驗豐富,在臺灣卻面臨高失業率、低薪、高房價等風險。例如,臺灣少子化風暴來襲,大學新生急劇減少,明年大學就有兩萬多教師(多數拿到國外博士)行將失業。他們走進中國大學校園,可帶進新觀念,新潮流,提升中國大學水準。
很多臺灣專業人士也有長時間建設水庫、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經驗,只是因為現在臺灣基礎建設幾已完備,這些人常無用武之地,而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要資助很多國家修建基礎建設,都可運用這些人的專長,達成雙贏。要達到心靈的契合,首先就要培植相同的利益。
第三就是民進黨的縣市首長及村裏長。臺灣的縣市長要勝選,首要繁榮地方經濟(不像內地地方首長可以靠賣地賺錢),也都認為與中國大陸發展經濟關係至關重要。例如,台南市長賴清德、高雄市長陳菊及民進党大佬謝長廷都到中國訪問過,也對中國經濟力留下深刻印象。中國政府可以廣泛邀請這些民進黨中高層訪問,有交流互動,就是建立互信的第一步。
此外,臺灣的村裏長是臺灣最基層的民選官員,類似中國的村委,有7800多位。他們與普通人民接觸最密切頻繁,而且是傳統人際關係樞紐點。如果邀請他們參觀訪問大陸,瞭解今日的大陸面貌,將有助於臺灣人民瞭解中國大陸,建立相近的價值觀。
其實,此次國民黨大敗,原因錯綜複雜,但與兩岸政策息息相關。自從2008年馬英九與中國大幅修好交流後,經濟並沒有顯著成長,臺灣基層人民及上班族並沒有雨露均沾。開放大陸客觀光,受惠的只有與旅遊、紀念品有關的行業,而且很多都是中方或臺灣高官投資的公司,ECFA經濟協定也只嘉惠企業界,一般基層人民及上班族對兩岸經濟進展無感。而臺灣這6年的經濟成長率除2010年達到10%,其餘年份都徘徊在3%左右。
不過兩岸經過交流互動,已經產生強烈動能,直航班機從無到一星期500班次,直航客每年達1000萬人次,每年進出臺灣的陸客500萬人次。即便未來是民進黨執政,臺灣也不可能回到李登輝時代或陳水扁時代的戒急用忍(意即與大陸交往不要太急,要忍耐)時代。而且民進黨要在2016年求勝,必須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中間選民常以經濟為考量點,不願意走台獨意識形態。
因此,兩岸關係必須要去選舉化。到20161月的總統大選前,馬英九只有一年多任期,勢將成為跛腳總統,甚至已被判政治死刑。2016年的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選戰廝殺將比這次更甚,大陸不必跟著藍綠兩陣營選情起舞,扭曲政策思維。這也就是《旺報》(臺灣唯一一家專門報導大陸事務的報紙)所謂的兩岸政策去選舉化。無論臺灣的候選人怎麼操作兩岸關係,大陸和臺灣國民黨對於臺灣地位問題的底線,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即兩岸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而不是一國兩制,即擱置政治爭議,先求經濟利益相合。
中國也應繼續與臺灣談判既定議程,例如簽訂貨物貿易協定,互設辦事處,協助臺灣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有人主張,馬英九已成跛腳總統,無需在此時繼續這些協商,但是現在協商比未來協商可能更容易達成雙方共識,因為協定如過臺灣立法院,將來即便民進黨執政,也不能輕易廢除這些法令。


【京都想想】地方派系動向與中國直接進場後「代理人模式」下的中國因素與地方政治變局
張智程      發佈於 12 5, 2014
1129九合一選舉的空前大勝,讓許多人士看見2016年總統選舉再度政黨輪替的曙光,縣市執政版圖一舉全綠,也使以往仰賴地方派系綁樁、動員的國民黨選戰徹底失靈,而憑藉國民黨作為代理人而自信已經成功支配台灣的中國政權,此時的錯愕與危機感更是可想而知。
本篇最大的問題意識,將在於探討2000年後中國政權與國民黨建立的「代理人模式」支配手法,如何造成國民黨地方基盤削弱的結果;以及進一步討論當大環境「中國經濟機會牌」亦相對失效後,中國對台統戰工作將會如何調整於從地方基層的全面買收,以建立穩固而直接的支配關係以重新建立新支配關係的策略,進而,對此現在進行式提出預警與防禦之道。
國民黨在地方組織動員能力劇烈崩盤有兩項關鍵因素,其一在於2008年馬上任以後,肇因於馬的中央菁英體系出身以及長期與地方派系的不信任關係,導致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呈現控制遠離的趨勢。
再來一點更主要的原因,在於2000年代「中國因素」的進入,中國政府與國民黨結成的「代理人模式」,直接改變了國民黨內的權力機制與政治過程:國民黨的地方治理,由過去的恩庇侍從體係中利益導向式的資源分配與雨露均霑,在中國因素進入後轉變為朝向權力與資源支配雙雙朝向中國政治紅利代理人的霸權地位爭奪,這種黨內中國代理人爭奪、勝者全拿的政治過程,導致國民黨出現權力加速集中現象(很明顯這個模式的最大獲利者即是所謂的四大家族),卻也更加速了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的連結鬆脫。
但地方派系是否裂解以及到底呈現多少程度的裂解就是非常大的疑問,一個例證是例如台中紅派的選擇,在此次地方選舉採取消極不合作讓國民黨嚐到慘敗的苦果,藉以換取日後脅迫黨必須重新建立合作與利益關係的籌碼。
另一個更直接的危機,則是中國必然已經深刻意識到「國民黨代理人模式」的失靈危機,而這個所謂「後代理人模式時代」裡,將全力加速直接買收與支配台灣地方派系的力度與速度。作為正在進行式的,除了中國已經直接掌握的台商組織力量、部分外籍配偶也已經在中國政志工做的滲透下進行特定組織之外,更不用說統促黨等各種小型代理人在台灣各地方進行的細膩組織工作。
最值得警戒而且有必要透過國會監督而採取緊急立場的,筆者有必要特別提醒二點:
第一,中國官方各級人士必然會加速來台進行各種層次名為訪問與交流的政治買收工作,針對於此,中國官方人士來台交流所得進行的事項必須制定具體規範,不能放縱國家安全在此存有破綻。
第二,更嚴重的是,今日中囯事實上已經有官方機構長期駐台、由中國官員在台灣地方各階層系統進行直接的政治買收工作:根據中國國營媒體香港通訊社201056報導載明,「大陸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正式在台設立,是兩岸60年來首度有官方背景的駐台組織,而該駐台組織在台所進行的工作,則可由搜尋中國媒體中評社一連串的報導得知一連串的在台灣地方以建立兩岸觀光產業合作之名所達成的「工作成果」。然而,「大陸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此一中囯官方組織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網站《外國駐台單位》的列表中竟然完全沒有列出,而弔詭的在台灣媒體尚未曝光的情形下,此一實質上毋寧是「中聯辦Beta版」的中國官方駐台機構的存在,是否是政府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除了該組織之外,中囯今日就竟依據何種兩岸協議實際派駐多少官方人員駐台,更必須要求立刻掌握。我們要問的是,中國官員駐台是否有特定法律依據,該「大陸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若是依據「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則該份協議是否可以作為中國官方人士駐台的授權依據?有無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授權界限都是重大法律疑義。又退萬步言,在現狀中國官員已經駐台的情況下,關於外國人士、特別是外國政府外交人員(特別是中國官方人士)在台灣之一切行動是否即可以完全不受任何規範拘束、甚至包含特定政治工作?此點若不由國會進行全面的檢討與監督,則必將會成為極大的國家安全漏洞。
在作為舊代理人的國民黨弱化以成定局的情況下,中國勢必會更積極進行對台工作的調整與重新布局,而又在大環境「中國機會概念股」可能在台灣選舉逐漸失靈的現實下,檢討如何加速對台灣地方各階層組織系統進行實質的支配,而快速銜接國民黨在地方支配實力弱化後的缺口、透過經濟利益買收而直接取得支配台灣地方政治的實力,或至少迅速打造有有能力牽制任何執政政黨兩岸關係政策的政治力量,必然是今後中國政府對台政治工作的重大議程。

切莫忘記,阻絕台灣民主朝向「逆北京方向」的發展,在國民黨於大選遭到台灣民意徹底否定之後,對中國政府而言已經是迫在眉睫的政治議程,因為這把火已由台灣燒向香港必也終究燒向中國內部。北京將斷然調整與國民黨權貴家族建立「代理人模式」的失敗路線,悄然在台灣地方布建更全面性的直接支配體系──這場無聲的民主守護之戰,已經在台灣各地悄悄開啟。


2 則留言:

  1. 妖棋士:

    地方包圍中央之策嗎~!?

    看來 戰場始終是在民間~!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妖棋士:

      共產黨始終要走回老本行 打游擊戰 (地方包圍中央)

      而台灣本土勢力 也是打游擊戰為起點 (鄉村包圍台北)

      雙方成立之初 敵人都是 "國民黨" !

      2者也都算是國民黨所創造出來的

      歷史還真有趣~!

      既然局勢已明 大家就都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玩 戰場是在什麼地方~!

      總之 , 國民黨可以真正退下 !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