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審視中國的碳減排承諾


(Ajin 開口)

在沒有可取代的新能源前提下,減碳似乎就是相等於減少生產與消費。換句話說,也就是讓整個經濟規模縮水了。這下,豈不是把中國一向藉著人口紅利來展現亮麗的經濟成績完全扼住了咽喉?

看是要當一個呼吸混濁空氣的富人,或要當一位呼吸清淨空氣的窮人,這已經讓中國自己走進一個類似囚犯困境的胡同了!




審視中國的碳減排承諾
馬丁·亞當斯 20141217
在氣候領域,中國是英雄還是惡棍?人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兩極分化。在其中一極看來,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是浪費資源的妖怪,通過不公平的做法來妨礙大家阻止全球變暖的努力,並且「偷走」了清潔技術方面的工作崗位。而另一個極端認為,北京的政策是這個星球最大的希望:中國制定雄心勃勃的規劃,以強大的共產黨機器為後盾,力圖讓該國經濟變得環保,還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的投資者。事實介乎兩者之間。
不過最近,中國精明地展示了自己傾向於後者的較為環保的形象。一些氣候觀察人士之所以變得更為樂觀,最主要的原因是奧巴馬總統11月訪問北京期間,中美簽署了一項協議。中國承諾其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而且在同一年,中國約20%的能源需求將由新能源供應(在該協議中,美國表示,到2025年,將把排放量削減到比2005年時的水準低26%28%的規模)。這是一個驚喜,獲得了人們的掌聲。
中國還承諾,到2020年,燃煤用量將達到上限——煤炭燃燒是該國嚴重大氣污染問題的罪魁禍首。此外,中國官員還重申將建立全國性的碳排放許可交易制度,最早在2016年啟動。這一制度可能會成為污染防治的基石。
事實上,中國上個月做出的承諾,為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年度氣候會議於周日達成的共識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個全球性協議的一部分,發展中國家首次集體同意,接受各自的排放限制。
這一切都顯示,讓中國霧霾重重的大小城鎮清潔起來,是中國領導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他們急於平息能造成危害的污染在公眾中引起的不安。然而,他們也會強烈捍衛國家主權。因此,中國願意在一個國際平臺上接受排放限制的舉動,讓人們覺得希望變大了,明年或許能在巴黎達成一個以利馬取得的進展為基礎的全球性協議。(2009年在哥本哈根時,各國也試圖達成協議,但是,對於誰該為阻止氣候變暖到危險的水準而買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爭執不下。)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中國的最新聲明貌似步伐很大,但其實與北京之前做出的承諾相差無幾,卻通過這種方式巧妙地把壓力轉嫁給了其他發展中國家。
選在利馬會議前幾周發佈這份聲明,時機也很理想:有了中美協議,近期很多媒體的報道都聚焦在了印度等不願採取行動來應對全球變暖的其他碳排放國身上。它們發現,要拒絕國際社會讓它們做更多事情的要求變得更難了;與此同時,中國則可以毫無顧忌地呼籲富國掏出更多錢來應對氣候變化。
也許,這並不是壞事,假如中國承諾做出比目前更艱難的犧牲的話。然而,中國提出的最新目標其實算不上宏大。
中國本來就在沿著「202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15%」的軌道前進,早就有這樣的規劃。到2030年達到20%,這樣的目標幾乎不需要它付出額外努力。鑒於中國的決策者日益重視減排問題,很多研究人員本已預言,該國的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同事和我本人之前預測過,中國的煤炭消耗量將在2020年趨於穩定。(在達到這個穩定峰值之前,排放量會攀升到多少?這又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而在這方面,中國始終三緘其口。)
因此,中國的計劃似乎有些可疑,像是精明地把(非約束性的)目標設定在了預計將達到的水準上。
中國打算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也應該受到質疑。就連負責運營中國當前碳交易試點項目的人也擔心,趕在2016年建立起全國性統一碳交易體系的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現有的七個碳交易試點項目進展參差不齊。有些項目拖延了很久才啟動。
即使是在中國大陸主要的金融中心,也並非諸事順利。最近參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時候,東道主為缺乏交易活動向我表達了歉意。在6月的首個年度「履約」期——企業必須把排放限制在額度之內或者為多餘的污染購買額度——結束後,有一段時間甚至完全沒有交易活動。交易價格跌到了令人失望的低水準。在項目初期遇到這些問題並不稀奇,但這提醒我們,對全國性交易系統的建立速度要持謹慎態度。
眾所周知,中國在透明度和數據準確性上存在問題,這也引發了更深的疑慮。排放能否得到嚴格的監控?在利馬,中國拒絕了對在聯合國的程式中對其減排計劃進行電子監控的呼籲。由於中國的抵制和一些其他原因,利馬協議力度打了折扣。對於各國必須提供有關其在新的協定中減排承諾的哪些資訊,利馬協議未能設置嚴格的規定。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政府和國有企業之間的共生關係。排放額度是否會公平分配並得到嚴格執行?「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交易方案,」一名資深碳交易投資人說。
以上種種並不是為了否定中國在環境方面的努力。但北京的確需要採取更多行動。如果中國真的想要遏制全球變暖,就應該闡明對碳排放增長的預期,並為達到峰值設定一個較早的期限。對於在氣候變化方面與中國打交道的外部人士來說,一定要記住,在讚許的同時也要驗證,而且永遠要敦促中國做到更多。
馬丁·亞當斯(Martin Adams)是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能源主編。
翻譯:土土、王湛



1 則留言:

  1. China's has a third option: putting down the unproductive people, such as elders, to save more quota for officials and rich ones. Their poisonous food may serve this purpose well.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