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港挺身而出
李柱銘 2014年10月06日
香港——我已年滿76,從未想到會在曾經安寧的家鄉香港遭到催淚瓦斯的襲擊。與上周日香港街頭數萬名冷靜的非暴力抗議者中的許多人一樣,當親民主集會的人群遭遇全套防暴裝備的大隊員警,看到他們攜帶武器並肆意施放催淚瓦斯罐的時候,我深感震驚。敦促人群在挑釁之下保持冷靜後,我被一團灼熱的濃煙命中。
抗議者堅持了下來。遇到催淚彈後,他們跑開,洗了一把臉,又高舉雙手回來。然而,警方不斷讓危機升級。他們咄咄逼人的舉動堅定了港人捍衛自由的決心。許多抗議者很年輕,還不到投票的年齡。他們決意捍衛的自由中,包括早已許諾給我們的選舉自己的領導人的權利——8月底,北京表示,香港行政長官的候選人必須經由一個由親中國政府人士把持的提名委員會篩選,港人的這一權利實際上遭到了剝奪。
週一上午,防暴員警撤離,自此政府選擇了等待抗議人群自行消散的策略。香港市中心不時洋溢著街頭節日的氣氛:出現了樂隊,支起了帳篷。年輕人聊天、放鬆、在手機上點按、睡覺。週四夜裡,氣氛再次緊張起來:行政長官梁振英(Leung
Chun-ying)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拒絕辭職。不過總體而言,港人精神放鬆、意志堅定。
抗議者當中,許多是中學生和大學生,前程似錦。為什麼我們要在香港街頭為自己的權利而抗爭呢?
因為這是捍衛香港核心價值觀的最後機會。長期以來,這些價值觀將我們與中國區分開來:法治、新聞自由、善政、司法獨立,以及保護基本人權。本周早些時候北京做出的強硬回應比以往更加清晰地表明,我們自由社會的未來懸於一線。
沖在抗議第一線的年輕人對這一點有最為清醒的認識。當香港1997年從英國手中回歸中國的時候,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尚未出生。他們不希望自己生活的香港變成像內地的普通城市一樣,腐敗叢生、任人唯親,還有唬弄人的一黨專政。他們珍視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
抗議活動將抵達一個臨界點,一個我們無法獨自贏得勝利的緊要關頭。為了讓我們獲得北京許諾過的權利,全世界都必須與香港站在一起。這不僅包括千千萬萬倚仗我們自由的市場與誠實開放的社會來取得成功的跨國企業,更為重要的是,還包括全世界的自由民主國家。港人配得上來自華盛頓和倫敦的更有力的支持。當1997年香港回歸前,北京許下諾言的時候,華盛頓和倫敦曾保證與我們站在一起,如今北京卻如此明目張膽地撕毀承諾。
美英兩國未能強勢地為和平的民主抗議者出頭,實際上就是與北京站在一邊。這是一種大國政治的可恥展示。
我最大的擔憂是雙重的。假如北京為了平息局勢而不再採取對峙立場,拿出幾根毫無意義的胡蘿蔔給示威者、一套外交上的陳詞濫調給國際社會,那麼,示威活動——以及對其延續性至關重要的媒體關注——可能會偃旗息鼓。那樣的話,時間就會站在北京一邊。
當然,更為糟糕的可能性是,北京的官僚或許會認定,全球性的譴責毫無意義,用催淚瓦斯和暴力來過分對待和平示威者,不會讓他們損失什麼,無非是國際社會發出幾篇不痛不癢的聲明。
香港市民等待了幾十年,等中國履行諾言,讓我們「高度自治」地管理自己的城市。這項承諾記錄在於聯合國備案的國際條約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其問世之後受到全世界的讚揚。然而,中國決心無視自己的承諾,操控香港下任行政長官的選舉。這樣的一意孤行創造了今天的危險環境。
英國與中國簽訂了《聯合聲明》,既然中國違反了諾言,英國必須採取行動。美國是該條約的事實保證人,奧巴馬總統的政策應該遵循《美國-香港政策法》,該法案表明,香港作為自由社會存續符合美國的利益。倫敦和華盛頓能夠對中國領導人施加影響力,它們有責任敦促中國履行國際條約。
像以前一樣,中國的領導層還有機會更好地審時度勢。2003年,北京方面試圖迫使香港通過法案,削弱香港的宗教、媒體及政治自由。2003年7月1日 ,香港爆發大規模和平示威活動。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最終被迫離職,法案被擱置。
北京方面應該停止掌控香港地區的選舉結果,威脅香港社會的支持者,這樣中國才能樹立榜樣,推動香港發展。
過去周發出的資訊非常明確:香港人民將為我們的自由及生活方式而戰。在世界懷疑中國是否會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的時候,香港已經一次成為至關重要的檢驗。
李柱銘(Martin Lee)是香港長期民主活動家和民主黨首任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