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中國將不再是世界工廠 是喜是憂?





(Ajin 開口)
中國將不再是世界工廠 是喜是憂?答案是非常清楚的,對中國政府是憂,對中國人民是喜憂參半,對世界是喜。
倘若加工出口下降,過剩產能轉作內需市場,那麼必須開放內需市場,則必定造成中國國內中產階級的極速上漲。相對的,北京掌控權也就極速下降。中南海願意下這個賭嗎?
此外,內需市場鐵定牽涉到外資掌控,中南海又如何堵住這個缺口,而不讓內需市場陷入非北京口袋?內需市場一開放意味著中南海必須自宮,接受一切世界市場的指導。那時的中國秩序,哈,就不再中華囉!
不開放內需市場的話,唯有繼續搞加工出口外銷。那麼就必須與其他各區域的世界工廠比拼。這下完了,又再度淪落到與越南,緬甸,柬浦寨,孟加拉 - - - 這層次的邦國比美,何時才能擠進去與G7的俱樂部?何時才能落實大國?
連俺都為他們擔憂煩惱了!


中國將不再是世界工廠 是喜是憂?               / 葉凡
21.08.2014 19:04
一家私有金融機構星期四公佈的數位顯示,中國製造業8月份的產量和訂單減少,步伐放緩。有專家說,從長遠來看,中國恐怕會失去“世界工廠”的稱號,不過這也可能是好事。
香港滙豐銀行公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簡稱PMI指數)8月份為50.3,跌到5月份以來的最低點,明顯低於外界預期的51.5,而7月份的PMI51.7。滙豐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分析師屈宏斌說:“這個數位顯示,雖然經濟仍在復蘇,可是勢頭再次減弱。”
過去20年來,中國從農業經濟躋身於世界工業大國之列,成為鋼鐵、水泥、冰箱和電視等產品的全球最大製造商,有“世界工廠”之稱。
德勤管理諮詢公司把中國列為製造業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並且預計中國將在今後5年裏繼續名列前茅。
可是,有經濟專家指出,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中國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正在逐漸失去優勢,中國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裏工資最高的國家。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機構統計,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工資平均每年增長11.4%。本世紀初,中國工人的工資只有墨西哥工人的30.2%,而2013年,中國工人的月工資已經比墨西哥工人高出50.5%,比越南工人高出168%。專家指出,如果中國經濟每年以7%的速度增長,5年後,人均收入將達到1萬美元。
澳大利亞網路財經雜誌商業觀察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工資的迅速增長,影響中國製造業的魅力。2000年,40%的耐克運動鞋由中國製造,13%由越南製造。而到2013年,中國製造只占30%,而越南製造的猛增到42%
文章說,即使外國公司把工廠搬到中國較為貧窮落後的中西部,也只是權宜之計,因為中國的勞力價格差距正在縮小。調查顯示,中國東部沿海和西部省份的工資差距只有5%6%,因此搬遷工廠帶來的成本優勢在一兩年裏就會消失。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從低成本向中高收入國家過渡,亞洲可能會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末以來的第三次工業大轉移。第一次大轉移出現在1970年代初,勞力密集型工業從日本轉向新加坡、香港、臺灣和韓國等東亞國家。1990年代發生了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第二次大遷徙。而中國經過20年的工業迅猛發展之後,世人將目睹第三次大轉移浪潮。
中國有優越的基礎設施、完整的供應鏈,以及技術良好的工人,雖然企業在短期內轉移製造基地有困難,可是另闢蹊徑已經是大勢所趨。2012年,中國人的年工資是6500美元,比泰國和菲律賓高出30%,是越南和印尼的23倍,更是柬埔寨的56倍。商業觀察的文章指出,不僅是外國公司,就連中國公司也會到海外尋找廉價勞力市場,這將給中國決策者提出新的挑戰。
不過,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將推動中國的產業提升和經濟轉型,使中國經濟從出口導向型轉為以內需為主,從而減少中國經濟對海外市場的依賴。


1 則留言:

  1. 會有茅以軾 吳敬璉等中國專家出來指導 可不用擔心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