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施壓日本向中國讓步對美國不利



施壓日本向中國讓步對美國不利
邁克爾·J·格林 20140424
華盛頓——中日兩國之間就東海上幾座島嶼的主權歸屬產生的緊張對峙日益加劇,這對美國的利益和亞洲的未來具有深遠影響。爭議島嶼日本稱為尖閣諸島(Senkaku),中國稱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東京和華盛頓都可以採取更多舉措來緩和這種緊張局面,但根本問題在於中國威壓其海上鄰國的行為模式。美國意在緩和中日關係的任何計劃,都應該使北京信服,威壓不會再有效果——但對話和建立互信的舉措可能發揮作用。
爭議島嶼目前處於日本控制之下,日本和中國都宣稱對其擁有主權,依據則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文件和口頭表述。日本表示,中國稱爭議島嶼歷史上歸屬中國是在修正立場,並指出中國官員1971年前從未宣稱過擁有這些島嶼的主權。中國官員則稱,日本政府2012年從日本私人土地所有者那裡購買了其中幾座島嶼,這打破了兩國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一則心照不宣的共識,即擱置主權爭議。
然而,儘管兩國都說是對方打破了現狀,中國卻在強勢地推進其主張:在爭議島嶼的附近水域增加了海上巡邏次數,禁止戰略性金屬的對日出口(此舉違反國際協定),擴大了在日本列島周圍的軍事行動,甚至穿越了日本列島。
從印度到菲律賓,諸多擁有領海的國家都正在以極大的擔憂關注着中日摩擦。自從五年前中央軍委批准了「近海戰略」,意圖在東海和南海海域獲得更大的控制權以來,北京在跟這些國家的爭端中也採取過類似的威壓戰術。這一戰略不僅涉及海軍,還有空軍,正如北京去年11月採取的行動所示——它宣布的一個防空識別區,涵蓋了日本和韓國在東海控制的一些小島和海域。
因此,關鍵不僅僅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島嶼爭端,而是一個更加根本性的問題:中國是否會完全無視國際準則——或者無視美國的力量,利用其日益增強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來主張自己的利益。
奧巴馬政府一再表示,1960年的美日安保條約涵蓋島嶼,東海的那些爭議島嶼也屬於其中,不過華盛頓對於根本性的主權問題沒有表明立場。
避免在東海意外發生衝突,這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但是推動日本在中國的壓力之下,尋求與中國取得和解,是華盛頓所有選擇中最糟糕的一個。
兩年前奧巴馬政府就是這樣對待馬尼拉的,結果是華盛頓栽了一個跟頭。
當時,中國也是採用擴大海上巡邏和商品禁運手段,迫使馬尼拉在菲律賓海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中方稱黃岩島——譯註)爭端中妥協。那片歷來由菲律賓控制的海域突然產生爭議之時,菲律賓堅持要保護其控制權。奧巴馬政府對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感到緊張,因而促使兩國達成了一個協議,讓雙方都撤回了各自的艦艇。
在短暫地撤回艦艇後,中國海軍又沖回去控制了爭議水域,不僅把菲律賓實力薄弱的海軍封鎖在外,還把家中世代在此謀生的當地漁民封鎖在外。菲律賓政府已將該問題提交給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奧巴馬在下周出訪菲律賓時,將宣布和菲方簽訂新的安全合作和准入協議。不過,中國無意接受國際法院的仲裁,而且中國政府認為,此次事件是一次勝利。
在風險更高的東海爭端中,美國必須避免重蹈覆轍,不能過於一視同仁。避免意外軍事對抗的最好方法是,中方接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提議,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他開誠布公,並接受日本政府的提議,讓兩國軍方開展以建立互信為目的的對話,改善艦船間和飛機間的溝通渠道,啟動聯絡熱線。
中國拒絕了前述所有提議,卻轉而展開了一場旨在妖魔化日本首相為軍國主義分子的宣傳運動。而安倍晉三的確是把日本的國防開支提高了0.8%。中方還提出,在兩國領導人舉行峰會之前,安倍晉三必須徹底改變態度。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拒絕了日本提出的建立互信的對話提議,把緊張的軍事態勢和不確定局面視為迫使對方對根本性爭議做出讓步的手段。
在本周和下周的亞洲之行中,奧巴馬應將中方對這些提議的接受,作為他在公開或私下場合討論爭議島嶼僵局時的核心議題。
在東京的會談中,奧巴馬和安倍晉三還應該重申,美日有意在今年年底前簽訂新的雙邊防禦合作指南,這將給潛在的對手發送一個強烈的信號,即美日準備並肩面對任何區域危機,任何離間日本和美國的行動都將失敗。
同時,奧巴馬和安倍晉三需要探討能打消中國疑慮的舉措,提供走出危機的潛在途徑。
一條路是推動中日恢復早前的談判,對聯合開發東海資源進行討論。另一條路是讓安倍晉三利用中方今年在爭議島嶼周邊的行動略有減少的時機,通過更公開的交流、更大的透明度,看中方是否同意達成更長期的安排。任何小小的鬆動都值得探索。
說到底,美國無法化解根本性的島嶼爭端,這不僅和漁業、天然氣或民族主義有關,它關乎太平洋西岸未來的權力架構和秩序。儘管中國的所作所為遠不像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在烏克蘭的動作那麼肆無忌憚,它依然是在試探,美國支持的亞洲現有格局及美國在亞洲的聯盟有多大的強度。中方對該區域的這種思維不會在一夜之間改變,不過如果美國能切實地與盟友及夥伴聯手,勸阻中國放棄使用威壓手段,那就還有提出互信建立措施的餘地,這些措施能緩和緊張局勢,為之後提出外交解決方案贏得時間。日本已把有益的提議放到了檯面上,理應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
邁克爾·J·格林(Michael J. Green)是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亞洲和日本議題的副主任,也是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副教授。格林的文章收入了《激辯中國:美中關係十談》(Debating China: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in Ten Conversations)一書。
翻譯:土土、張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