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

專家剖析中國的中東戰略




專家剖析中國的中東戰略              / 陳怡  03.14.2014

華盛頓  在美國將戰略重心從中東轉移到亞太地區的同時,中國與中東地區在經濟與貿易上日益加強合作。中國和中東2013年的雙邊貿易額接近3000億美元,已成為很多阿拉伯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在中東的直接投資也已累計達到100億美元,並繼續保持增長的趨勢。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訪問學者唐•墨菲 (Dawn Murphy) 博士認為,中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以來,保障能源需求以及經濟利益已經成為中國在中東區域的主要利益驅動力。

墨菲博士說:“中國需要各種資源以及市場來滿足其經濟增長所帶來的需求, 中國同時也希望有一個穩定的中東地區,這樣才能隨時提供中國所需要的資源和市場。”

中東的穩定對中國的貿易,特別是對能源供應有著直接的影響。墨菲博士認為,中國積極推動與中東國家關係的友好發展,另一個重要的利益驅動力來自於維護國家的穩定,尤其在新疆地區。

墨菲博士說:“中國非常擔心新疆地區的穩定,他們希望確保中東各國政府不對維吾爾族以及異議團體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中國也有意識地通過文化交流在中東建設軟實力。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設有阿拉伯語網站和廣播節目,中國在阿富汗、伊朗、以色列、阿聯酋、土耳其等國家都開設了孔子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潘光博士說,目前中國希望通過重新構建“絲綢之路”的概念把與中東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交往重新建立起來。

潘光博士說:“絲綢之路是一個概念,實際上是一個精神,就是不同文明的交往。那麼現在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重新構建絲綢之路,這可以有很多的解讀,比如說能源通道,鐵路,公路,還有文化交流,都用絲綢之路這樣一個總的精神來推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今年一月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專訪時表示,中國也將同時構建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絲綢之路,這兩條絲綢之路的會合點就是在中東地區。

王毅還表示,除了經濟合作,中國在中東地區發揮的政治作用將會越來越多。雖然中國逐步加大對中東事務的參與力度,擴大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但是金融時報資深記者傑夫•戴爾 (Geoff Dyer) 說,“中國目前是中東最大的客戶,比美國更依賴中東的資源,但是距離中國在中東發揮更大作用仍有幾十年的時間。”

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對能源進口的巨大需求,去年中國超過50%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卡塔爾以及伊拉克等國家。而美國的石油進口從2005年的60%降低到了2012年的40%。

墨菲博士認為,除了巴以和平進程、敘利亞、伊朗核問題上中美仍存在分歧外,中美在中東地區未來可能出現緊張局勢的最大潛在因素是兩國在國際體系標準上存在的不同。她說:“美國整體上宣導民主、人權和人道主義干預,而中國特別強調主權、國際事務上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及國家在經濟上的大力參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差異可能會導致兩國之間出現緊張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