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中日爭奪外交戰「主戰場」


(Ajin 開口)

俺給安倍的外交戰略僅打個最起碼的60分,怎說?

安倍至少還會去與印度,菲律賓,俄羅斯等國互換帖子,最少試著交心。這是達到最起碼的及格分數。然而比較北京外交戰略的凌厲,抓緊方向,猛攻烈打桃太郎的歷史錯誤,讓安倍毫無躲藏的餘地,這點安倍得分很低。

其實安倍的格調可以更高些,不必與土龍或泡菜姐光在二戰的歷史帳面上翻覆折騰。安倍大可以用日本的科技角色,開始朝著整個地區科技提升的方向,來搞個東亞科技帶動經濟的節目,可以不慚地宣稱日本願意帶領21世紀的亞洲工業革命等噱頭。另外再加上教育出口 - - - 等等可以凸顯桃太郎長處的節目,這一來,把原本著眼在歷史的焦點專移到將來的共同科技發展,桃太郎不但可以免除在歷史醬缸上被釘得滿頭包,還可以藉之轉換變成帶領亞洲科技的領頭羊。

整個亞洲,除了泡菜姐與土龍之外,大都對桃太郎還是保持著好感的。所以桃太郎要避開與土龍或泡菜姐在領土上的爭執上比高低,那些都是勞民傷財的國際公婆各話議題。然而一碰觸科技帶動的經濟發展,那可是硬傢伙的實力問題了。此外,桃太郎的電腦軟體業實在太差了!趁桃太郎與阿三要好之際,需好好利用阿三的數理統計之傳統,好好地在電腦軟體上發展。

安倍若能在外交上另開新戰場,那才是真正能讓日本從被推進去的歷史泥沼逃出來。



中日爭奪外交戰「主戰場」
2014/02/13
      受去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影響,中國與日本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了外交戰。中國認為批評安倍「美化侵略戰爭」容易獲得第2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理解,是可以與歐美各國站在同一立場的良機。而提出與尊重人權和民主主義的國家合作的「價值觀外交」、與歐美加強合作的安倍也採取了對抗措施。

中國指日本挑戰戰後秩序

       中國指示駐外公館開展批評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宣傳戰。中國駐外大使等人員在約70個國家向當地媒體投稿或接受採訪。除了歐美的主要國家外,宣傳戰還擴大到非洲和中南美國家。甚至加勒比海的格林納達、地中海的賽普勒斯、印度洋的科摩羅和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等小國。

       中國大使們的撰稿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稱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挑戰第2次世界大戰的成果和戰後的國際秩序」。並呼籲國際社會對安倍提高警惕。

       中國展開如此大規模的對日批評戰實屬罕見。清華大學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指出這是中國爭取國際社會孤立安倍政權的機遇。

       中國外交部的官方文書中每次出現「靖國神社」前面一定會帶有「供奉著2戰甲級戰犯」的修飾語。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希望通過將第2次世界大戰作為焦點,與美英法俄等國站在同一戰線,從而削弱日美同盟。

       圍繞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爭端,中國強調「日本竊取了釣魚島」。還將日本欲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動作與「軍國主義復活」和歷史問題聯絡在一起。

       能否在國際社會上動搖對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的硬實力,不過通過在價值觀和文化等方面引起共鳴來增加發言權的軟實力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加。旨在強化軟實力的中國和日本目前正致力於開展直接遊説,拉攏外國輿論的公共外交。

       中國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將歷史問題作為對日關係的議論點。安倍曾在書中寫道,對華外交就像是「站在對方搭建的相撲臺上,按對方喜歡的方式進行比賽」。安倍認為對於提出歷史問題、向日本施加壓力的中國,日本一直在讓步。

       安倍從第1次執政開始便一直在下調歷史問題的比重。200610月訪華時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達成了共識。中方也修正了江澤民時代「日本軍國主義化」的對日觀。胡錦濤政權積極評價了戰後日本作為和平國家所做的努力。

日本強調自由和民主

       而安倍的戰略是轉變外交戰的戰場。從歷史問題轉向自由、民主主義和法制等「普世價值觀」,認為這將成為加強民主主義國家團結的催化劑。實際上安倍的戰略已經奏效,中國越是加速進入海洋和打壓異議人士,中國的國家形象越會惡化,國際社會便越會站在日本一邊。

       正因為如此,安倍才不願看到受靖國神社影響歷史問題再次成為焦點。安倍周邊的人士説「這次中國對日本的批評力度太大了」。安倍指示日本外務省積極反駁中方的主張。日本外務省要求駐外公館對所有的批評做出反駁,目前已經在約60個國家進行了應對。日本大使在撰稿中提及中方海洋戰略和擴張軍備,並強調戰後日本一貫堅持自由和民主主義,並一直擁護法律的支配地位。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新將歷史問題作為中日關係的核心。對於中國來説,歷史問題不是過去的主題,而是可用於當前外交和內政的一張牌。明年將迎來2戰勝利70週年。預計中國將開展邀請韓國和俄羅斯參與的紀念活動,估計中日的外交戰將愈發激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