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n 開口)
雞是不能有鴨掌的,鴨是不能有雞爪的。即使拼裝車也不能擁有四角形的輪子,而輪子除了圓或球形之外,無他,這些就是自然律。
政治與經濟的型態也都是屬於套裝的。打從孫文拼湊一部三民主義之後,俺就體認到依靠這主義所建立的中國,一定不可能將這主義徹底貫徹,為啥?裝四角形輪子的車能行駛多遠?
同理,既然還保存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怪物思想,那麼不意外,就算進口了馬克斯與列寧思想超過七十年,照樣還是一部行不通的拼裝車,跳不開雞爪鴨,或鴨掌雞的層次。
現在三中全要開會,高唱要改革,但卻拋出政治要回歸中央掌控的保守,還期待經濟自動朝著蓬勃跳躍的方向大賺其錢。這豈不是將拼裝車前後裝方向盤同時踩油門,開往既左也右的怪胎現象嗎?
政治嚴經濟寬,中國改革議程難兩全
Chris Buckley (儲百亮)2013年11月07日
Chris Buckley (儲百亮)
香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把這個國家和他自己推入一場有風險的實驗:試圖在加強共產黨政治和意識形態控制的同時,進行由市場驅動的全面經濟改革。這個充滿矛盾的議程加大了人們對他能否兌現其變革承諾的懷疑。
在定於週六開始的一次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或者說全會上,習近平將羅列出他的全面經濟改革計劃。在官方媒體的宣傳中,這次會議被稱作是一個轉折點。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曾表示,他們想要通過鼓勵更多的市場競爭、私營企業、金融自由化和個人消費來推動健康的、可持續的發展,遠離過去10年以國家為中心的政策。
不過,在實現這一從以國家為中心到市場為中心的經濟轉變的同時,習近平還想強化執政黨——其權力和財富均來自於它在經濟中發揮的廣泛作用。許多分析人士稱,要進行徹底改革,必須開展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改變由國家控制金融等關鍵經濟領域的普遍性觀念,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習近平願意開展這樣的運動。
事實上,今年大部分時間,習近平都在開展加強意識形態統一、加大對網絡和大眾媒體的控制,以及清除自由派政治觀點的運動。
「習近平會面對不可避免的矛盾,」曾擔任黨中央領導人助手、參與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市場改革的吳偉說。
「一隻手裡,他們高舉左派旗幟。另一方面,他們又說必須要進行改革,」吳偉說。「他們沒有表現出想要解決政治問題的意願,但如果你不從政治層面上解決問題,大多這些經濟改革措施都會半途而廢。」
習近平和李克強看上去確實迫切想要對中國經濟進行改造。他們的前任——黨的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和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在10年前做出了同樣的承諾,但許多經濟學家稱兩人並未取得足夠進展。伴隨經濟快速發展而來的是令人窒息的污染、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低效而腐敗的壟斷,而戶口和土地所有制度則讓農村居民難以分享這個國家圍繞城市發展而取得的繁榮。
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是黨的領導人。自那時起,中國經濟就在國家支持和市場機會的混合驅動下得以迅速擴張。但如今,中國社會比鄧小平當權時期更為多元和分化。而在一個更強調以國家為中心的權力體制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國有集團和它們在共產黨精英階層中的後台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和權力,對於任何要讓被保護的產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提議,他們通常都十分警惕。
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研究中國政治的政府學教授裴敏欣說,如果習近平真的要進行經濟改革,他的強硬政治立場會妨礙他獲得他人的建議和支持。
「我沒有看到什麼政治策略,」裴敏欣說。「就算有也是起不到正面作用的。它的目的是限制自由派的聲音;要限制底層施加的改革壓力。」
根據幾名投資分析師的報告及一些中文報紙文章,此次中共中央全會可能會支持一些寬泛的目標:放鬆政府對資本流動、利率、自然資源價格、農田租賃和開發以及農民進城定居的控制。
曾擔任中國政府顧問的金融諮詢公司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 Group)董事長鬍祖六表示,「從根本上講,這關乎在一個現代經濟中政府應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中國政府仍然握有太多權力,有太多過度的、沒有監督的、模糊的權力佔據著高位。」
在大會上得到認可的目標要等到週二會議結束後才公開。隨後政府會開始制定政策來實現這些想法。這次會議引起的反響,將從根本上說明投資者和國民對習近平抱有怎樣的信心,是否相信他能在未來幾年裡穩步實現經濟的自由化。
有人認為,改革的緊迫性將壓倒政治上的顧慮和抵制。
「我認為保持適度的樂觀還是合理的,但風險始終會有,這些人可能會受制於既得利益,」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國問題專家克里斯多夫·K·約翰遜(Christopher K. Johnson)說。
習近平曾多次暗示他希望能成為下一個鄧小平,一個無畏的先行者。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說,他說不定會步前任的後塵,也就是行事更謹慎的胡錦濤。
中共強調了即將召開的中央委員會會議對習近平施政議題的落實至關重要。他的同僚俞正聲說,習近平將向與會的數百名中央和地方官員展示一個「空前」的改革方案。
在胡錦濤治下,中國從原先的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上升至第二。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說,這種發展要持續下去需要做出改變,而胡錦濤迴避了改革,也沒有去應對不斷惡化的環境和社會問題。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習近平和李克強計劃對城鎮進行擴張,吸引更多農村人到城市生活。他們希望擺脫對重工業和低端製造業的依賴,而目前正是它們在為農村移民提供大多數工作機會。通過鼓勵更環保的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他們希望能製造相對更多的工作,同時又能有更清潔的空氣與河流。但這樣的轉型需要向規模較小的私營企業提供更多的銀行貸款、商機和政策支持。
前政府官員、現在位於北京的智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任副秘書長的袁緒程說,「經濟增長轉型都是相互交錯的,一部分轉型,那就所有的都得轉型。」
對國有企業、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甚至希望繼續享受特殊待遇的城市居民來說,這次提出的改革會對他們構成影響,因此有可能會遭到他們的政治抵制。
要讓農村移民在城市社會中站住腳,就需要有一個規模更大、成本更高的社會安全保障體系,享受特權的城市居民需要將他們的學校和醫院分享給這些新來的人。要說服農民永久性地搬到城市居住,還需要對土地政策作出修改,讓農民可以更方便地將土地轉租出去,在被徵用開發時可以拿到更多的錢。這反過來又需要給地方政府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因為它們目前靠的就是以很少的補償金徵用土地,然後轉賣給開發商。
國有企業和它們在政府中的後台一直受益於國有銀行給予的代價低廉且流動自由的貸款,還可以優先獲取土地和自然資源。有專家稱,此次改革會致使它們要面對來自私營領域的更激烈競爭,因此可能會遭到抵制。
曾參與上世紀80年代市場改革規劃的吳偉說,經濟改革的最大障礙正是這片利益的灌木叢,而不是意識形態的保守或精英派系的紛爭。「他們可能表面上會支持改革,」他說,「但實際上他們會抵抗涉及到他們本人的改革。」
隨著會議的臨近,已經開始有一些跡象表明,全面的經濟改革提議可能會在爭執和妥協中受到限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政府的智庫,該機構的研究員主張進行更大膽的自由化,並發布了他們自己的改革方案,叫做「383方案」。但是在許多中國報紙中可以看到有官員和評論人士表示,這些想法不太可能得到高層的支持。
人民大學中國公共經濟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陶然說,對於在土地徵用開發過程中讓農民獲得更多利益的舉措,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是反對的。他本人支持進行這樣的改革。
「很多地方政府官員和中央官員,他們知道這是不可持續的,」陶然說。「但是也許改革最終能削弱它們的勢力。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但你不見得願意那麼做。」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記者。安思喬(Jonathan
Ansfield)自北京對本文有報道貢獻。
翻譯:谷菁璐、經雷
翻譯:谷菁璐、經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