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中國創新模式的不足與出路




2013093009:00

中國創新模式的不足與出路

數十年來,中國一直遵循著政府牽頭的創新模式。許多經濟學家和科學家認為,這種創新模式導致創新成果不足,由於國家管得太多,以好奇心為基礎的創新被扼殺。

想弄清為什麼中國很難產生世界級的創新成果?先看看中國人是怎麼搞體育的。

乒乓球桌在中國的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無論是小孩還是退了休的老人一概來者不拒,這使中國成為乒乓球人才的儲備庫、乒乓球運動的創新者和領軍者。與這形成反差的是,中國的籃球場通常不對外開放,政府(這裏是學校管理人員)決定誰可以使用籃球場,由於年輕人無處鍛煉球技,籃球人才日益萎縮,其結果是中國籃球運動的庸碌無為。

 
  

數十年來,中國一直遵循著政府牽頭的創新模式,科學和技術部門首先確定主攻方向,然後提供巨額資金,並派遣大量留學生進行研究。這種模式在某些領域取得成功,例如空間探索、超級電腦和軍用技術。目前,中國領導人正打算在生物技術、替代能源和新材料等其他多個領域複製這一政府牽頭的模式。

但中國許多經濟學家和科學家表示,這種中央規劃模式帶來的創新成果不足,那些已經被西方國家反復探索過的領域很難再取得突破。他們主張中國不要一味追趕

清華大學經濟學家白重恩表示,創新具有偶然性,需要大量參與者,因為1,000個主意裏可能只有一個成功,就像乒乓球這項運動,在中國有很多草根民眾參與。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最新一次全體會議的召開,中國正制定一項有望引領未來十年發展道路的改革計畫。由於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由2010年的10.4%降至約7.5%,中國以及海外經濟學家們擔心,未來這一增速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滑坡。這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需要加快經濟轉型,降低對低成本出口和國有寡頭的依賴。

這個目標該怎樣實現呢?

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Justin Yifu Lin)認為,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仍然可以通過模仿西方技術,再加以完善和低成本化取得增長。目前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林毅夫稱,中國的創新不一定必須以發明為基礎。

但其他經濟學家卻不這樣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經濟學家蔡昉表示,需要允許大膽的想法湧現,以驅動未來的經濟增長。中國正處在一個由政府主導投資向以自由市場增長為基礎的創新過渡的重大轉捩點。

對中國而言,這個轉折尤其艱難。中國科學家抱怨中國政府過分關注抓人眼球的專案(例如超級電腦,根據Top500每六個月評定的榜單,中國生產的超級電腦計算目前速度最快),忽視了有助於帶動新產業的基礎科學研究。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料,中國的研發支出已經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美國研發預算中19%用於基礎科學研究,假以時日,這種研究可以開創新的領域;而中國用於基礎科學研究的支出僅占5%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研究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表示,中國的政治是一個重大的阻礙因素,存在很多科研禁區。

一些中國創業公司成功越過了這些障礙,例如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簡稱:騰訊控股),這家公司的微信(WeChat)語音及資訊服務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騰訊控股在政治和技術層面都十分精明。今年早些時候,騰訊控股首席執行長馬化騰當選中國人大代表,雖然這是個幾乎沒有權力的機構,但具有重要象徵意義,標誌著騰訊成為中國體制的一部分。

但即便如此,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表示,中國國有的電信巨頭仍然握有很大權力,可以決定哪些互聯網行業的想法可以商業化,因為它們掌控著中國的通信基礎設施。他說,壟斷企業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中國科技專家稱,政府有時候對創新的保護不夠。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較弱,私營企業往往被禁止在利潤豐厚的國有企業主導行業參與競爭,如通信、能源或電力生產行業。

但國內外多位經濟學家表示,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國家管得太多,扼殺了以好奇心為基礎的創新。科研經費必須經過行政審批,後者關心的是專案是否符合國家的既定發展目標。腐敗、或只是不明智的判斷都可能會扼殺新想法。

未來幾周,中國領導人需要面對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他們願意在多大程度上放手,讓市場自由運轉並鼓勵好奇心驅使下的創新?他們放手的力度越大,對社會的掌控力就越小。他們掌控得越多,就越不利於可締造新技術和新行業的創新活動。

Bob Dav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