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薄熙來:看誰笑到最後?

薄熙來:看誰笑到最後?
中國歷史學家 章立凡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在歷史學者眼中,所有的歷史場景都可能重複。922上午,濟南市中院一審宣判薄熙來案,審判長宣讀判決書時,他一直面帶輕蔑的微笑,令人想起陳希同當年以同樣的笑容,搖晃著身子聆判的場景;直到最後宣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時,薄氏的笑容才變得錯亂,緊握雙拳微抖著被戴上手銬……
薄案一審宣判前,多家媒體希望我預測一下判決的結果。我的回答是:一、鑒於薄熙來當庭翻供,推倒了此前與控方達成的認罪協定,應視為對最高權力的冒犯,量刑時肯定會取上限。二、刑期以20年為基準線上下浮動,不會超過劉志軍,不應低於王立軍。三、最高判到無期,不會判死刑,否則顯得氣度不夠,當前體制也經受不起處死他的震盪。四、重判或暗示權力尚未穩固,輕判才意味著“一切盡在掌握中”的自信;五、以我對薄熙來性格的判斷,相信他一定會上訴,但不大會有再度公開表演的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遭起訴判罪的三個政治局委員中,薄熙來是判得最重的一位。如果坐上20年牢,他已是84歲的老翁,判長期徒刑與判無期徒刑無太大的差別。後者的象徵意義在於: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相當於同時宣佈其政治生命的死亡。但薄熙來的冷笑,向他的支持者表達了另一種信號:他之所以敢冒重判的風險否認所有控罪,就是不相信自己會坐牢到老死,還有鹹魚翻身的機會;他的賭注,是押在未來5-10年間中國可能發生的巨變上,看誰能笑到最後……
薄熙來的翻供,成功地攪亂了輿論場,也打亂了高層的既定佈局,此舉足以引發新的權力鬥爭。濟南庭審結束後近一個月間,其效應正在持續發酵:一、啟動了對“石油幫”的調查,“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一旦被打破,則權鬥或將升級為“超限戰”;二、御用學者通過官媒發出相互矛盾的資訊,例如胡鞍鋼力倡集體領導體制的優越性;而另一位不太知名的教授施雪華,則主張中國崛起迫切需要權威的領導人。
據新華社轉述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今年中共最高領導人訪俄時,曾對普京說“我和您性格很相似”。從毛澤東到鄧小平,中共領導人往往習慣于向外國人說一些真話,這句話或可解讀為爭當政治強人的心情流露。在胡溫時代末期,紅二代們對軟弱的領導越來越失望,急於從“自己人”中間推出強人來掌舵,以重振先輩們的家業。薄熙來問鼎最高權力,背後就有這種威權主義思潮的驅動。他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個人鋒芒畢露,強勢過猶不及,其實無論官場或民間,或許存有對威權的迷戀,卻都不願出現一個新的毛澤東。
10個月來的中國政治步履,儘管不時左右搖擺,但基本呈現出“政左經右”的走向。就歷史經驗而言,政治上的左傾有助於在體制內贏得支持。從反憲政到清剿網路言論,從反貪腐運動到重判薄熙來,一手向體制外宣示捍衛執政地位,一手整肅體制內派系以建立威權,兩手都很硬。大體上是襲毛、鄧故智,調控內外各方各派的“動平衡”,以強化自身權力。
到十九大換屆時,七常委中五人將退休,局內團系幹部將全面接班,其餘兩個系統後繼乏人。紅二代只有在今後四年內確立“自己人”的權威,才能繼續主導未來的中國政局。目前距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僅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領導人正沿著威權主義的路線圖,清除路障向權力巔峰挺進。未來成敗在此一舉,而可操作的空間卻十分窄逼:一統江湖建立威權,或將冒全局失控的風險。權力博弈的結局尚不確定,某些學者已在期盼:只有出現強人,才會推動改革。但疑問也同時在於:一旦成為強人,是否還願意改革?
在政治體制不改革的背景下,避免社會最後撕裂的救急藥方,只剩下“以民生換民主”。但土地制度的改革窒礙重重,“城鎮化”前途未蔔;“上海自貿區”等經濟自由化方案,必定要動利益集團及權力部門的乳酪,並遭遇頑強抵抗。最終或將繼續驗證鄧小平的預言:“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難於貫徹。”
中秋月圓之夜,流覽傳說中的薄氏家書,不免淒淒慘慘戚戚,同時有“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感慨:互害體制下的強人薄熙來,以“唱紅打黑”的另類手段博上位,害人害己,今日身陷囹圄,可謂現世現報。反觀憲政體制下的政治家,循遊戲規則爭取民意,以選戰問鼎最高權力,贏得光明正大,輸了還有機會贏。二者孰優孰劣,識者冷暖自知。
從毛澤東到薄熙來,權力偶像的解構昭示了一條歷史教訓:外無競爭、內鬥不止的會黨政治,既缺乏可持續性,也跳不出歷史週期律。
2013922 風雨讀書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